11月11日上午,副校长孙学文应邀率团访问协鑫集团苏州总部,开展合作调研。协鑫集团副总裁吴治国、陈飞,非洲产业集团助理副总裁等管理层及团队予以热情接待。双方围绕海外属地化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创新模式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学校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机电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等单位相关负责人共同参与调研。

吴治国我校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陈飞系统地介绍了协鑫集团的核心业务与发展格局。作为聚焦风光储氢、新能源与清洁能源的绿色低碳科技领军企业,协鑫集团连续多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全球新能源500强前列,并稳居中国民营企业500强头部阵营。集团拥有多家A股、H股上市公司及超3000名能源科技人才,技术实力与产业规模突出。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碳链系统架构等关键技术,协鑫业务遍布全球六大洲,产品与服务覆盖7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年来,集团积极推进“绿色能源出海”战略,深度参与“一带一路”能源合作,在美国、日本、新加坡等20余国设立研发中心与制造基地,构建起完善的国际业务网络。
协鑫大学执行校长官同良介绍了集团近期重点发展区域(中亚与非洲)的业务布局,包括哈萨克斯坦的发电项目、埃塞俄比亚的天然气业务及在当地建设协鑫小镇、非洲中心的中长期规划。为支撑上述业务发展并储备本土化人才,集团期待与我校在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技术研发、社会培训及留学生培养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与共赢发展。

孙学文介绍了我校“与产业共生、与企业共进、与城市共发展”的育人理念,并提出与协鑫集团共建培训基地的合作构想。他建议以“短期订单班”为起点,逐步拓展至学历教育联合培养等更深层次合作。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副处长王怡详细介绍了我校国际化办学成果及职教出海的战略规划。与会双方围绕分阶段培养体系、境内外实习实践安排、标准共建与双语教材开发等具体议题进行了务实交流。
时值《巴黎协定》达成十周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气候峰会上宣布了新一轮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在此背景下,产教融合成为我校推进国际化办学的重要方向。双方将以此次交流为起点,共同构建“科技引领、融合开放、共生共荣”的能源转型新生态,携手为推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许晶晶;文字:镇浩;图片:镇浩)